要不要上幼兒識字班
2013-03-24 14:03:52 來源:新母嬰網 評論: 點擊:
常聽別的家長說,寶貝學前多認識一些字,入學后會有很多好處,能減輕不少壓力。為此,不少家長紛紛給孩子報識字班,希望孩子上小學后能趕上趟。
一、幼兒學認字好不好?
關于這個問題,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需要。如果孩子好奇,喜歡認字,,他心情舒暢,學習效果也比較好。否則,在被壓制下學習,他覺得很痛苦。本領雖可能學到了,可是人格發展受傷害,付出的代價太大。
(一)有必要上識字班
1、絕大多數幼兒園是沒有識字內容的。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內容,也相對較淺,缺乏系統性、趣味性和科學性。這樣就給孩子上小學自然過渡造成一定困難。識字班的誕生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。
2、現在新課程標準里面,小學生的識字壓力確實比80后大多了。現在的孩子,一定要會熟練運用的字要達到800到1000個。看到了會懂意思的字需要掌握1600到1800個。
3、孩子有了解漢字的興趣,如果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去教孩子,如何繼續培養他這個興趣。這事報識字班就是很好的選擇。不過,事先要征求過孩子的意見。如果孩子有興趣,那么早點接觸也是可以的。
4、有的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考試已經規定不讀題了。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最多直接給拼音。這樣一來,早學過漢字、識字多的就有優勢。但是到了三四年級,語文需要考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了,那大家還是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。
5、幼兒園到小學這個銜接,其實蠻重要的。如果孩子識字早,在學校里學得輕松。他就有更多精力去補剛上小學后出現的弱項。
(二)沒必要上識字班
1、不建議家長盲目地為了追求這個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,就給孩子去報班。孩子的天性是玩。而很多識字班,為了對家長有所交代,可能會逼迫孩子去死記硬背很多東西,這是非常不好的。
2、如果識字班就是教孩子拼音和筆畫,這樣不學也罷。拼音是入學之后一個月內小學老師會教的內容。不教筆畫是因為,小孩子現在手指還在發育,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去按照正規的姿勢握筆。在上小學之前,孩子可以看到一些字會念,但不要要求他們去寫。孩子們自己有興趣,那么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。
3、對于學前的孩子來說,玩更重要,可以豐富他們的想像力,不要讓孩子覺得有那么大壓力。上學以后老師利用課文內識字和課外擴張閱讀相結合,孩子的識字量“滾雪球”式地增長。
4、孩子看書時光看圖畫,他們會有很多不同于成人的理解。如果字認識多了,反而會束縛他們的想像力,而且字認識多了很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,上課不注意聽講了!
溫馨貼士:
很多老師坦言:新課程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,要寫的生字有100個,認讀的400個,識字量非常大,對沒識字量的孩子簡直是“災難”。只有一小部分不識字的學生也可后來居上,還有一部分老師認為,沒有識字基礎,孩子幼小銜接會很辛苦,自信心會受打擊。但如果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,上課能注意力集中,認真聽講,學習進度一樣是跟得上的。
總之,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不一樣,對于能力強的孩子,如果孩子有興趣且樂意學,家長通過游戲的形式多教一些、程度深一點也未嘗不可。如果沒時間教,給孩子報專門的識字班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。
二、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比較好?
當今社會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,“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”的家長比比皆是,他們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,但強迫孩子學認字的做法是不科學也是不可取的。因為每個孩子對文字發生興趣的時間不一樣,有的早,有的晚,所以家長們一定不可在幼兒識字的早晚及多少上互相攀比。一般來說,3歲以上的幼兒就已有了一定的認字能力,這時如果孩子愿意學識字,可以適當地讓他們學一些看得見、摸得著的事物名稱,如紅花、綠草、桌子、房子、日月水火等。
三、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
專家認為教孩子識字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“盡早閱讀”。研究理論認為,孩子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。閱讀能力形成得越早,對孩子的綜合發展效果越好。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:“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、有理解地閱讀的人,他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。”
孩子讀一本好書,就等于同一個優秀的老師談話;學習一篇好文章,就等于上一節生動的思想教育課。讓孩子盡早學會閱讀,就等于增加了一雙自己獲得知識的眼睛,不僅能有效地發展其智力,培養非智力因素,還能有效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。可見,讓孩子學會自己閱讀,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益的。
四、如何選擇幼兒識字班?
1、尊重孩子的興趣: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幼兒,也不管是準備學習哪個學科,開始時最好的方法就是“投其所好,送其所要”。先讓孩子對老師產生興趣、產生信任感,再進行學習,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。但需要注意的是:決不是聽之任之,而要做有意的引導。
2、教法是否寓教于樂:識字對于任何年齡段的幼兒都不應該有什么難度。但是,幼兒識字不是簡單的字就好識記,比較復雜的生字就難以識記。方法得當,事半功倍;方法不當,事倍功半。如果識字課只是一味的教孩子死記硬背,這樣的識字課還不如不上。建議家長最好先試聽一節課,如果課堂氣氛活躍,孩子學得開心,可以考慮報班。
3、不必過于強調孩子的識字量:過于強調孩子的識字量,勢必會加大孩子在識字和閱讀方面的差異。孩子階段口語的表達能力、對事物的簡單描述能力,才是孩子開始閱讀的基石,許多專家研究表明,過早識字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讀圖能力和想像力。
4、不要半途而廢:識字最重要的是堅持!幼兒學習最忌三天打魚、兩天曬網。應該讓孩子逐漸養成學習的習慣,讓他覺得學習就像爸爸媽媽上班、就像吃飯睡覺一樣,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。到了這個時候,孩子能學多少,學多快,自然就不成問題了。
5、認讀同步:幼兒識字與小學生識字不同之處就是,幼兒識字是以閱讀為最直接目的,所以只要能夠認、讀就行了;小學生學習識字是要求“聽、說、讀、寫”四會同步進行的,這是小學生識字速度慢的一個主要原因。
6、不宜過早:孩子識字并不是越早越好,最好在3歲后識字,因為這時他們對圖形知覺最敏感。文字其實也是一種圖形,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,它是一種特殊的圖形。所以,在這個時候識字是最好的。
相關熱詞搜索:幼兒識字班
上一篇:如何選擇幼兒興趣班 下一篇:六招識別優劣質早教班